• 景点介绍
  幕燕(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幕燕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南京城北,横跨鼓楼、栖霞两区,滨江面城,景区规划管辖面积708.4公顷,外围保护地带171.5公顷,是南京主城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亦是反映 ... >>more
  • 票价:
  • 免大门票
  • 开放:
  • 08:00-17:00
  • 电话:
  • 025-83576343
  • 交通:
  • Bus 8,101,125/燕子矶站, Bus 101,307/五马渡站
  • 地址:
  • 南京市栖霞区永济大道9号
图片欣赏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及更多图片,图片总计数量:15 张)

  幕燕(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幕燕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南京城北,横跨鼓楼、栖霞两区,滨江面城,景区规划管辖面积708.4公顷,外围保护地带171.5公顷,是南京主城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亦是反映南京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特色环境的大江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幕燕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景区山秀水阔,底蕴深厚,名胜荟萃,向有“金陵古佳丽地,而北郊为最”之誉,坐拥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六景:幕府登高、达摩古洞、燕矶夕照、永济江流、嘉善闻经及化龙丽地,“金陵”、“白下”之名,均源于幕府山。

  建国初期,为发展经济,在此大规模劈山采石取矿,幕府山曾是中国最早出口白云石的产地,也曾是全国唯一的“城市矿山”、“码头矿山”,其中仅国营企业白云石矿一家就占地2平方公里,轰轰烈烈五十载,主峰被夷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毁坏。1998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关心下,南京市启动幕府山拯救行动,先后关停了9家采石场和4个垃圾场,开展十期生态复绿工程和滨江风光带等项目建设,共恢复植被近260万平方米,还幕府山以青绿,面貌焕然一新,昔日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矿区被彻底改造成为今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景区,被国家列为矿山改造恢复生态绿地示范点,成为南京主城四大结构性绿地之一和滨江主要绿色生态区域,现已是广大市民和游客重要的休闲旅游锻炼场所。

  观音阁位于南京著名景点燕子矶公园西南,不远处的幕府山上,现在已与头台洞、二台洞和三台洞合称长江观音景区,景区全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我国长江沿线第一个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临江景区。它地处林木葱郁的幕府山和白浪滚滚的长江之间的狭长地块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派生机。

  观音阁和“三洞”,在古代历史上,就是很有名的景点,而这一带的观音文化,自古就很盛行。此阁建于明洪武元年间(公元1368年),在古代,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朱元璋经常来此上香,至今还留有马娘娘的梳妆台和铁链锁孤舟的遗迹及与其相关的动人传说。相传太祖朱元璋一次南下集庆,船行至观音山,忽遇狂风巨浪,龙舟颠波起伏不止,惊慌之中军师刘伯温献计,请马娘娘抛八褂金钱到江中,倾刻间江上恢复风平浪静。刘伯温命人将龙舟系锁在峭璧岩石上,一行人在观音阁为皇上压惊洗尘,后人在山壁上系铁链记之。登岸后的马娘娘如释重负,见这里的池水清澈见底,便借池为镜,梳妆打扮起来,后人建梳妆石台作为纪念。

  当初僧人在选址建阁时,因为山绝壁上有仿唐代吴道子的观音石刻,僧人因选此址建阁而得名观音阁。

  此带沿江景区,因地处偏僻,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败,但南京老百姓中的观音信徒却连绵不断。除了观音阁外,他们自已还请来了不少观音像,并安放在“三洞里”烧香敬供,多年的香火将洞里熏得乌黑。“三洞”也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后来连二台洞也塌陷了。此次重新振兴景区的建设,特请来了20多座不同的观音像,安置在“三洞”和各处并特在室外设置了专门供烧香点烛的地方。其中供奉内珍贵的观音中,主要有圣像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施药观音、龙头观音、卧莲观音、水月观音、众宝观音八尊。其中观音阁内的3尊千年乌木观音像为观世音菩萨本身相,是观音各种相的总体代表,更是景区的镇阁之宝。观音有三个生日即2月19日(出生日),6月19日(得道日),9月19日(出家日)。

  观音阁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如游客登临阁台,凭石栏举目远眺,可尽揽大江之美景,把江畔沿线长江观音景区尽收眼帘,一饱眼福!如你是个诗人,一定会诗兴大作,赋出壮美的诗篇!